解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過程的重點——以橫琴新區社會停車場建設工程為例
發布時間:2018.01.03
一、前言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出臺、組織實施或審批審核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
二、項目背景情況
2017年,廣東省提出的《橫琴海珠港澳協同發展示范區空間整合規劃》根據港珠澳協同發展示范區的需要,優化調整橫琴灣一帶的空間規劃,提出“三軸協同,三心聯動,多片區支撐”的整體空間格局。同時,《橫琴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將橫琴規劃為連通港澳、區域共建的“開放島”,經濟繁榮、宜居宜業的“活力島”,知識密集、信息發達的“智能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島”,并逐步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使珠海成為唯一在物理空間上聯通粵港澳的城市,從而解決了將橫琴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融合區的物理空間和交通硬件問題;在自由貿易區的制度安排下,橫琴可以更加自由更加開放地吸引境外資金、資源、人才進入,建設粵港澳深度融合區。由于橫琴新區作為粵港澳經濟、文化與社會的重要樞紐地位的不斷突顯,以及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琴片區)的正式掛牌成立,粵港澳及全省乃至全國各地來往橫琴新區的車輛將日益劇增而停車場增加相對較少。
目前,各個經濟片區都在大力建設中,未來發展的交通狀況及停車需求越來越迫切,規劃合理地空間結構停車場,合理利用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停車場的建設顯得更加迫在眉睫。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2492號)和《關于印發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試行)的通知》(發改辦投資[2013]428號)文件的相關要求,受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委托,我司承擔橫琴新區社會停車場建設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工作。
三、評估工作方案
(一)明確風險調查的內容
社會穩定風險調查重點圍繞擬建項目實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通過對項目所涉及地區政府、基層組織、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調查,全面了解擬建項目自然和社會環境狀況、公眾參與情況、基層組織態度、媒體輿情導向以及公開報道過的同類項目風險情況,充分聽取、全面收集群眾和各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包括合理和不合理、現實和潛在的訴求。
(二)確定調查范圍和對象
本項目調查的范圍包括項目規劃、建設及運營期間各種可能導致負面影響,引發社會穩定風險的因素,重點是與項目附近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調查對象為項目選址周圍的居民、社區、企業、公眾團體:項目環境影響范圍內的群眾、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項目所在地的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包括項目所在地周邊的村委,社區等。
(三)制定風險調查方案
與委托方的溝通,了解項目建設背景、土地利用方案、建設方案設想、環保、節能審批情況以及項目建設的工程地質要求、施工條件等。通過現場踏勘了解項目選址的地形地貌、用地范圍及周邊居民區和企業工廠的分布情況、所經區域的交通現狀等。查閱項目的各項審批手續,審核建設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采用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等進行社會環境調查,鑒別利益相關者,分析利益相關者訴求和歷史社會矛盾。征詢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了解職能部門對項目的意見;收集項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初步意見。
(四)組織調查論證
1. 現場踏勘
2017年12月,項目小組在委托方的配合下,收集了本項目前期立項審批等資料,并向委托方咨詢了解項目建設方案以及進展情況,隨后踏勘了項目現場。
2. 資料收集
項目小組在了解本項目基本情況后,在委托方的配合下,收集了項目前期工作的基本資料。
3. 公示公告
項目小組在對項目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調查期間,在項目選址周邊的道路兩側、涉及到的基層單位告示欄中張貼了項目基本情況的公示,同時在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網站上也進行了項目情況的公示,以征求更廣泛的意見。
4. 問卷調查
2017年12月,項目小組在項目選址周邊民眾、基層組織、企業等進行了問卷調查。項目小組針對項目位置確定了影響范圍,并對影響范圍內的人群、企業派發問卷,公眾調查問卷不少于50份,涉及到基層組織各1份。
四、風險評估過程
(一)項目風險識別
建設項目在建設、運行過程中引發社會穩定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八種類型:政策規劃和審批程序、征地拆遷及補償、技術經濟、生態環境影響、項目管理、經濟社會影響、安全衛生和媒體輿情,可細分為50個風險因素。結合本項目及周邊環境特點,在風險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各個因素進行逐條對照,篩選出本項目主要特征風險因素。
(二)項目風險等級評估
在風險調查的基礎上,項目小組針對本項目的特點,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風險分析方法,發現、列舉風險因素并進行落實措施前后各重點因素風險對比,根據項目的單因素風險判定法和綜合風險指數法判定評估結果。最終認為本項目在充分落實風險處置措施后,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總體社會穩定風險很低,判定為低風險。
五、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會
(一)工作原則
項目社會穩定應急預案的工作原則是重點控穩,預防為主,緊急處置,職責明確,統籌配合。
(二)組織保障
成立由新區管委會牽頭,項目建設單位參與的項目社會穩定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在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領導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建議包含各相關部門、政法、維穩、信訪、環保、文廣新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等。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明確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重點部位、重點問題;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并對各責任部門維護社會穩定工作進行考核。同時,要設立維穩工作崗位,配備專、兼職維穩工作人員,加強維穩工作人員知識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維穩接待和處置能力,引導社會穩定問題通過正常途徑反映和解決。
(三)制度保障
應把項目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列入項目建設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組織召開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會議,聽取有關單位社穩工作匯報;認真研究公眾反映的新情況、新問題,分析可能出現問題對策。堅持走訪調研工作制度,深入工程現場、社區,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研究和解決問題。同時,堅持信息通報、預測排查制度,對群眾反映的普遍性、突出性問題,研究制定解決辦法,發現群體性事件苗頭及時化解。此外,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設期全過程參與各項準備工作,及時發現社會穩定風險問題,在風險因素處于萌芽狀態時予以解決,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四)應急措施
發現項目應急事件和社會穩定問題苗頭時,相關部門人員及時趕赴現場做好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召開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會議,通報不穩定情況和處理情況,分析研究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及對策。將不穩定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制定聯動機制,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或初始狀態;各級實施主體應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細化分析,針對不同的風險制定相應的具體應急處理預案,并上報上級維穩部門。
綜上所述,作為評估單位,在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時,應同時兼顧民眾抵觸和抗議的最小化及民眾滿意度的最大化。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更好的確保各個項目順利實施。
(作者單位:廣州市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圖1:基層單位告示欄公示現場
圖2:風險評估工作流程